成鹫

成鹫

[ 清代 ]

成鹫(1637-1722),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。又名光鹫,字迹删,号东樵山人。俗姓方,名觊恺,字麟趾,番禺(今属广东省)人。出身书香仕宦世家。年四十一,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。继法于硕堂禅师,系憨山大师徒孙。与陶环、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。与屈大均、梁佩兰唱酬,粤中士人多从教游。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、肇庆庆云寺、广州大通寺,终于大通。其为人豪放倜傥,诗文亦卓厉痛快,尽去雕饰,颇有似庄子处。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。作品有《楞严直说》十卷、《鼎湖山志》八卷、《咸陟堂集》四十三卷、《金刚直说》一卷、《老子直说》二卷、《庄子内篇注》一卷等。 成鹫的诗文(786篇)

()

芝兰凝碧茁公孙,庭砌花开静掩门。

记得潜夫曾著讼,始知家学有渊源。

()

三尺青桐七轸丝,匣中流水有遐思。

鸣琴单父今知己,不用黄金铸子期。

()

野塘荒圃近西偏,石角松根辄缆船。

临老投閒能几日,暂时安稳当经年。

()

登仙郭泰拟登瀛,次第看花到雒城。

名下尽人知国士,榜中似舅有贤甥。

()

珠林遥隔水云村,百里寻僧日欲昏。

行逐鲛人趁番市,渐闻鴃舌杂华言。

()

同游回首各升沉,往事那堪数至今。

两度川山仍旧路,三年风木负初心。

()